
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涌现了无数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他们深入虎穴,与敌周旋,作用不亚于在战场上统兵作战的将军。
潘汉年,我党优秀的情报工作领导者,屡立战功,革命战争时期深得党中央和毛主席信任,屡屡被委以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潘汉年担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等要职,成为陈毅元帅身边的得力助手,为稳定和建设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作出重要贡献。
令人没想到的是,1955年4月,潘汉年在北京饭店被秘密逮捕,随行的秘书和工作人员并不知情,毛主席更是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潘汉年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为何会被逮捕呢?
百密一疏,酿成大祸
1955年,“高饶事件”发生后,牵涉了不少领导干部,中央内部进行大规模的调查。身为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高、饶”二人阴谋夺权,叛党的行为令毛主席和党中央震惊。
由于长期大规模调查,搞得内部人心惶惶,一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减少冤假错案,毛主席在大会上提出:全体党员干部,如实向中央交代自己的历史问题,以便今后可以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如果不想在会议上讲,会后写个材料,一律采取欢迎的态度。
在“高饶事件”发生后,原上海市公安局情报委员会主任胡均鹤和原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杨帆相继被秘密隔离审查了。
胡均鹤和杨帆都是上海公安局的干部,潘汉年是上海常务副市长,主管政法工作,此二人被审查后,自然而来要联系到自己的问题和责任。
当毛主席提出要全体党员干部交代历史问题后,潘汉年惶恐不安,想起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1943年,潘汉年在没有向党中央报告的情况下,秘密前往沦陷区与大汉奸李士群见了面,并且被李士群挟持去见了汪伪政权头子汪精卫。
潘汉年同汪伪高层会面,此事被国民党知晓后借题发挥,大肆攻击污蔑我党。毛主席听闻此事非常重视,这关乎到我党的抗日立场和清白,发文否认国民党的污蔑之词,对潘汉年是极大信任的,不相信他会在没有中央授意的情况下私自会见大汉奸。
多年过去了,潘汉年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向中央报告此事的详细过程,在思想上有很大的负担。“高饶事件”后,潘汉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写成书面材料,向组织交代了历史问题。
4月1日,潘汉年找上级陈毅面谈,告知他自己在12年前被李士群、胡均鹤挟持,见了汪精卫的详细过程,并且检讨说明没有向组织报告的原因。
陈毅一听大惊,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让潘汉年写材料,由自己向毛主席报告。建国之初,陈毅管理上海期间,潘汉年是重要助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陈毅还是很信任他的。
毛主席看了潘汉年的材料后,同样大吃一惊,没想到当年的传言是真的。随后,毛主席要求公安机关秘密逮捕潘汉年,并作出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
百密一疏,酿成大祸,潘汉年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党领导者,犯了这么严重低级的错误,确实不太应该,毛主席根据情况做出批示,这是正常的流程。
潘汉年为何与李士群见面?
潘汉年与李士群会面,中间有一个重要人物,此人就是胡均鹤。革命早期,胡均鹤是共产党员,曾担任团中央组织部长,1928年赴莫斯科参加大会,见到斯大林,也是一位资历深厚的老党员了。
1932年末,胡均鹤被国民党逮捕,严刑拷打下叛变投敌。抗日战争爆发后,胡均鹤改投汪伪,受到李士群的重用。
1939年秋,我党成立了华中局情报部,由潘汉年全权负责。当时,上海的情况非常复杂,各方势力都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两重身份的特工很多。
一些当了汉奸的人,或良心未泯,或为自己找条出路,同时为多个党派服务。大汉奸李士群通过关系,找到潘汉年,希望能够与我党建立联系。
潘汉年了解李士群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同他取得联系,初次接触,双方并没有取得进展,有一点可以确认,胡均鹤是李士群和潘汉年联络的中间人。
时间来到1943年,日伪军对新四军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在饶漱石的要求下,潘汉年再次与李士群取得联系,目的要弄清楚日伪“扫荡”的情况。
潘汉年来到南京,在胡均鹤的陪同下见了李士群。当时,李士群提出要求,让潘汉年见汪精卫。潘汉年暂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在李士群的强拉下,只得与汪精卫短暂碰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会谈。
遗憾的是,潘汉年回到新四军汇报时,考虑到影响,向组织隐瞒了与汪精卫会面一事。不久,胡均鹤为留后路,曾两次派人到新四军根据地,送去了药品和情报。
抗战胜利后,胡均鹤以汉奸罪被国民党判10年有期徒刑,关在南京老虎桥监狱。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胡均鹤被提前释放出狱。
胡均鹤出狱后,在潘汉年的安排下,到上海公安部任职。期间,胡均鹤提供了许多线索,为我党破获国民党潜伏的特务机关立下大功。
“高饶事件”后,胡均鹤被带走调查 ,潘汉年受到影响,于1955年同样被带走接受组织调查。
1982年,经过组织调查,还潘汉年一个清白,这桩冤案长达27年之久。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